該項目針對淮河行蓄洪區運用決策過程中存在的行蓄洪損失難以評估、行蓄洪區風險無法有效預警、控制和管理、科學的應急管理體系尚未建立等問題,通過基于風險可控的行蓄洪區運用決策支持關鍵技術研究,提出了行蓄洪損失快速評估與災情統計方法、行蓄洪區運用的風險識別與其綜合評估模型,建立了行蓄洪區預警和應急管理體系,并以典型行蓄洪區進行行蓄洪決策支持示范,為行蓄洪區科學運用調度決策提供技術支撐,實現了行蓄洪區運用風險可控,顯著提高了淮河行蓄洪區洪水預報預警概率、蓄滯洪區損失快速評估速度和精度、淮河流域洪災風險應對管理能力,可有效減少洪災帶來的經濟和社會損失。
成果的先進性及創新點:
(1)針對行蓄洪區特點,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災情損失評估的綜合方法,構建了精細的分域洪水-社會經濟空間展布耦合模型,解決了洪水損失快速評估的技術難題。
(2)綜合改進了模糊ISODATA聚類分析方法、混合型模型、投影尋蹤模型,提出了行蓄洪區運用風險綜合評估方法,為行蓄洪區運用的風險等級合理劃分提供了技術手段。
(3)建立了分級-分時-分區預警模式,提出了預警指標選取、等級劃分等量化方法,為政府與社會協同的行蓄洪區多元化防災救災應急管理提供了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