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以區域分配公平、河道生態環境和上下游用水協調的多目標的大尺度水資源優化配置模型,并針對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對水資源的要求,綜合考慮多水源多用戶多目標的高維高階的大系統問題,如何降維求解等,是目前水資源配置工作中正在積極探索的問題。
課題分析了淮河中游水資源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承載能力和水環境的承載能力,預測未來20年經濟社會發展對水資源的需求態勢,編制淮河中游水資源系統網絡概化圖,設計一種聚合-分解-協調-分解的求解策略,并將大系統優化配置技術應用到沿淮及淮北地區的水資源優化配置工作中。
成果的先進性及創新點:
(1)基于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要求和水資源合理配置理念,以相對缺水率最小表示區域分配公平、以控制河道內流量維持河道生態環境和以下泄一定的水量來協調上下游用水需求,建立了多目標的淮河中游大尺度水資源優化配置模型。
(2)綜合考慮地表水、地下水、污水處理回用、礦坑水、跨流域水等多水源,生活、工業、農業、生態等多用戶,多目標的高維高階復雜的大系統問題,提出基于大系統聚合、分解、協調技術的迭代換取降維的求解方法,用于淮河中游水資源優化配置模型計算。
(3)結合沿淮及淮北地區未來20年經濟社會發展對水資源的需求,考慮淮河干流臨淮崗樞紐、蚌埠閘樞紐、安徽省沿淮湖泊洼地、支流閘壩等工程及采煤沉陷區的聯合水量調配,應用水資源大系統優化配置模型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