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坪水庫
淮河是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條全面系統治理的大河。70年來,淮河治理取得顯著成效,防洪體系越來越完善,防汛抗洪、防災減災能力不斷提高。作為治淮伊始便奮斗在淮河保護治理一線的“治淮人”,為總結好中水淮河公司70年來治水興水的經驗,繼承和發揚中水淮河人的治水思路和勘測規劃設計理念,近期,公司將陸續推出中水淮河經典工程系列專題宣傳,本期帶您走進《堅韌不拔鑄豐碑(六)——前坪水庫》。
前坪水庫作為國務院部署的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和治淮38項骨干工程雙料重點工程,巍然矗立于河南省洛陽市汝陽縣北汝河干流,是一座以防洪為主,結合供水、灌溉,兼顧發電等綜合利用的大(2)型水庫。水庫總庫容5.84億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積1325平方公里,工程由主壩、副壩、溢洪道、泄洪洞、輸水洞、電站等組成。大壩壩高90.3米,壩頂高程為423.5米。設計洪水標準為500年一遇,校核洪水標準為5000年一遇。

北汝河流域地處淮河流域的暴雨中心區,歷史上洪患頻發,下游百姓飽受威脅。早在20世紀50年代初,前坪水庫便被列為國家重點水利項目,它的開工建設承載著流域幾代人的期盼。2006年10月,洛陽市啟動前坪水庫的勘測工作,并委托中水淮河公司開展工程項目建議書的編制。歷經反復勘測、嚴謹論證與嚴格審查,2014年4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式批復《河南省前坪水庫工程項目建議書》。值得一提的是,前坪水庫從可研報告到初設批復,所用時間之短、推進速度之快,開創了全國大型水利工程建設的先河。2015年10月,建設隊伍進駐北汝河谷,前坪水庫工程正式開工建設。歷經多年攻堅,2022年12月,工程順利通過竣工驗收。

中水淮河公司在建設過程中,主要承擔溢洪道、泄洪洞、輸水洞、電站等建筑物的設計工作。科技創新成為工程高質量建設的核心密碼,公司充分發揮技術領先優勢,采用常規混凝土結合高性能抗沖耐磨混凝土解決泄洪洞高達27m/s的高速水流沖刷問題;利用三維有限元模型對隧洞結構進行分析優化;采用內降外保的技術策略確保建筑物溫控防裂效果;針對當地的地形地貌條件,對工程溢洪道、泄洪洞等泄水建筑物進行水工模型試驗論證及多方案比選;采用高次團粒生態防護措施進行高邊坡坡面防護,將工程主體與周圍自然環境有機融合;通過綜合運用各種先進技術,為工程的安全運行奠定堅實的基礎。此外,庫區內將漢唐文化元素與工程建設巧妙融合,雄偉的大壩與紅墻黛瓦、斗拱飛檐相互映襯,溢洪道、泄洪洞、進水塔等仿唐建筑獨具韻味,為庫區增添了深厚的人文氣息。

大壩鎖北汝,高峽出平湖。前坪水庫的建成,將北汝河防洪標準從10年一遇提升至20年一遇。水庫可常年下泄4400萬立方米的生態基流,可發展灌溉面積50.8萬畝,有效扭轉了北汝河經常斷流的局面。這顆鑲嵌在豫西大地的水利明珠,正以現代科技延續千年治水智慧,守護著中原大地的安瀾與繁榮。


皖公網安備3401110200364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