靚淮河工程
淮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第一條全面系統治理的大河。70多年來,淮河治理取得顯著成效,防洪體系越來越完善,防汛抗洪、防災減災能力不斷提高。為總結好中水淮河公司70年來治水興水的經驗,繼承和發揚中水淮河人的治水思路和勘測規劃設計理念,近期,公司將陸續推出中水淮河經典工程系列專題宣傳,本期帶您走進《穩舵揚帆破浪行(三)——蚌埠市“靚淮河”工程》。
悠悠淮水,奔騰不息,流經蚌埠市境內約142千米。她在這里孕育了璀璨的文明,滋養著兩岸淮河兒女,是蚌埠人民的母親河。從古渡鄉集到現代化淮畔明珠城,蚌埠在不斷的改革和探索中刷新著城市形象。“擁河發展”已成為蚌埠城市發展的主旋律。為滿足人民群眾對“幸福河湖”建設的期待和需求,蚌埠市“靚淮河”工程應運而生。工程位于蚌埠市主城區淮河河道灘地上,西起蚌埠閘東至長淮衛大橋,全長約16千米。場地橫穿城市核心區,在構建城市生態綠廊體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作為“靚淮河”工程的論證者,中水淮河公司以戰略眼光勾勒發展新框架。早在工程啟動之初,公司便深入研究國家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頂層設計,結合淮河流域復雜的水文特征、多樣的生態環境以及沿岸群眾的迫切需求,牽頭開展了多輪實地調研與專題論證。從梳理流域歷史文脈到預判未來發展趨勢,從平衡防洪排澇功能與生態景觀需求到統籌城鄉協同發展,公司團隊以系統性思維構建了“一河、兩岸、三區、十二點”為總體布局,不僅明確了“防洪保安、生態修復、便民惠民、文化彰顯”四大核心目標,更前瞻性地將工程與淮河生態經濟帶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國家戰略緊密銜接,為“靚淮河”工程奠定了科學、可持續的發展基調,讓每一寸藍圖都承載著對淮河未來的深遠考量。

作為“靚淮河”工程的推動者,中水淮河公司以實干精神破解重重難題。工程的重點和難點是如何在保證城市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實現蚌埠市主城區淮河河道灘地“靚化”。面對挑戰,公司領導高度重視,高位推動,充分發揮流域院技術優勢和統籌協調能力,一邊深入研究論證分析“靚化”工程防洪影響,持續優化工程設計方案;一邊積極對接政府和水行政主管部門,建立起高效聯動的工作機制,確保政策支持、資源調配與技術保障無縫銜接。從工程立項到開工建設,公司始終以“釘釘子”精神推動各項任務落地,讓藍圖一步步轉化為實景。

作為“靚淮河”工程的設計者,中水淮河公司以匠心巧思賦予工程生命與溫度。自2018年底啟動規劃設計工作以來,公司精心策劃、通力協作,通過河道切灘、灘地多樣化高程塑造、慢行系統貫通、活動場地營造、植被及生境修復、照明亮化等工程措施,在保證城市防洪安全、順應淮河水文特性的基礎上,構建沿淮韌性生態綠廊,為市民營造優質、便捷、多元的濱水休閑公共空間,塑造“淮畔客廳”城市形象,促進城市區域品質提升,助力蚌埠市開啟從“跨河發展”向“擁河發展”轉變的新篇章。

工程自2022年3月開工以來即受到了中央電視臺、安徽衛視等各大媒體的關注。工程經歷了2024年7月中旬淮河1號洪峰考驗,洪水最大流量列有資料統計以來第三位,行洪過程中,工程已實施段主要場地及重點綠化區域基本未受影響,還發揮了重要的泄洪功效。
、
如今,“靚淮河”工程已實施段宛如一條靈動的絲帶,將城市與淮河溫柔相系。每到傍晚、周末或節假日,這里游人如織,休閑、鍛煉、遛娃、露營、燒烤、參加集會活動……市民們在這里盡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與寧靜,外地游客也紛紛來此打卡留念。這里已成為了市民們日常休閑、健身的好去處,也為蚌埠市提供了一張城市新名片和展示城市魅力的窗口。

“靚淮河”工程作為在千里淮河干流上成功實施的首例綜合性生態修復治理項目,不僅提高了河道泄洪能力,修復了河道生態,還優化了人居環境,拓展了城市發展空間,實現了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等多贏的格局和效果,為其它城市河道的綜合治理、系統治理和一體化保護修復等提供了有效參考。

從藍圖繪就到實景呈現,中水淮河公司以“論證者”的遠見、“推動者”的擔當、“設計者”的匠心,全程賦能“靚淮河”工程,讓淮河蚌埠城區段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未來,公司將繼續深耕水利事業,以更多優質工程守護江河安瀾,助力流域高質量發展,讓水清岸綠、景美人和的畫卷在更多地方徐徐展開。


皖公網安備34011102003644號